12月3日下午,为增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激发其工作热情与创新力,外语学院携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于东岗校区成功举办了科研教改项目申报书转换为期刊论文经验分享暨我院第三期博士论坛。分享会由外语学院科研副院长马永强主持,外语学院全体教师参会。
首先,外语学院教学副院长董亮老师以《从项目到论文——兼具高度与深度,融合广度与精度》为题,展开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讲座,细致剖析了项目书与期刊论文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转化的路径。董院长强调,科研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与专注,明确研究方向并付诸实践是成功的基石。
紧接着,董院长通过自身申报书与论文的实例,从阅读受众、写作目的、内容侧重点及语言风格四个维度,生动对比了项目书与期刊论文的独特性。他指出,项目书主要针对项目评审专家和资助机构,需展现研究的高度与广度,以赢得认可并顺利立项;而期刊论文则面向同行学者及教育工作者,更注重研究的深度与精度,旨在分享与传播学术成果。在结构上,项目书遵循严格的格式规范,包含多个固定板块;相比之下,期刊论文结构更为灵活,通常由引言、正文、结论等核心部分组成。语言风格上,项目书倾向于正式、规范,兼具科学性与宣传性;而期刊论文则更加注重学术性与客观性的表达。
随后,董院长分享了自己论文投稿的亲身经历与宝贵经验,鼓励教师们积极关注期刊动态,勇敢投稿,不畏失败。他还推荐了多款实用的科研工具及期刊征稿信息查询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了发表论文的实用指南与路径借鉴。
张祥晶老师在讲座的后半场带来《科研新手成长之路:教改项目到学术论文的探索》的精彩分享。张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全面讲述了从项目选题、申报到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强调了选题的前沿性与创新性,以及申报过程中的规范撰写与经验交流的重要性。她还分享了项目执行中的数据积累、论文撰写技巧及科研工具的使用,展现了科研新手如何逐步成长的历程。
张老师在分享特别提到了项目成果向论文转化的关键步骤,以及科研活动对教学方法的积极影响。她强调,科研实践不仅提升了个人科研能力,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分享会尾声,董亮副院长再次强调了科研教改项目申报的重要性,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马永强副院长也勉励大家,要持续探索、勇于申报各类课题,积极参加学院有组织的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论文写作水平,坚持必有收获。
此次活动反响热烈,教师们表示收获颇丰。本次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科研经验与方法,更为外语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科研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展望未来,我院期待涌现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教改项目与学术论文,推动学院科研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