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党建工作>>思想建设>>正文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选编(8)
    2009-04-07 00:00  

     

    兰州商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2009313

    ——————————————————————————————

     

      

     

    ◆用科学发展观指引人才培养的正确航向…………………………………………………………(20

    ◆创新人才培养要把握几个关系……………………………………………………………………(21

    ◆论科学发展观与人才培养…………………………………………………………………………(22

     

     

    用科学发展观指引人才培养的正确航向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人才培养是一项周期长、难度大、任务重的系统工程。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才培养工作容易发生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等偏向,纠正这些偏向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纠正重显才轻潜才的偏向。人才有显、潜之分,由潜才发展到显才是人才成长进步的一个基本步骤,没有潜才就没有显才。在人才培养上,如果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显才身上,却不注重搭建潜才向显才转化的平台,不利于潜才向显才转化,导致人才培养工作后劲不足;在工作安排上,只注重启用学历高、工作实绩突出的显才,不善于使用那些尚未“出彩”的潜才,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在工作条件和待遇上,对显才倾力支持,关爱有加,对潜才漠不关心,容易挫伤潜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解决好以上问题,一是要树立显才、潜才并重培养的思想。甘当人梯,辩证地处理好培养显才与潜才的关系。二是突出团队精神。针对潜才与显才的不同特点,统筹兼顾安排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工作岗位,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三是要关心爱护尚未取得明显成绩的潜才,鼓励他们脱颖而出,确保人才队伍前后相继、层次递进。

        二是纠正重使用轻培养的偏向。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人才必须以培养为前提,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只注重如何使用好现有人才,却忽视人才的后续培养,就会导致人才队伍缺乏生机与活力,甚至会导致人才队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人才选拔上,只重视发现和引进外部人才,不善于挖掘内部人才,就会造成舍近求远等问题。在信息时代,忽视了人才后续培养就会造成事实上的人才贬值,甚至还会步入人才“高消费”的误区。要解决好以上问题,一方面要营造宽松和谐的用人环境。加强培养,扬长避短,确保人才发展的连续性,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规划,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坚持在使用中培养,不断为人才“充电”,确保人才队伍的“鲜活度”。

        三是纠正重学历轻能力的偏向。高学历不等同于高能力,对个人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虽无高学历也应放手使用。如果只重视学历的提高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就必然步入“唯文凭”的误区。一味片面地追求高学历,只注重高学历人才数量的积累却忽视质量的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要解决以上问题,一是要正确认识学历升级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树立学历升级为能力提高服务的思想。坚持学以致用,发挥学历升级对实际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实现学历、能力提升并举。二是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严把人才选拔质量关,防止简单地把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数量等同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绩,把那些有学历、有能力、有专长、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作为引进的重点,把学历和能力并举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四是纠正重引进轻交流的偏向。建立人才动态管理机制,完善新陈代谢、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才能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如果只注重人才引进,忽视交流,人才队伍建设就会因失去有效的推动力而停滞不前。要解决以上问题,一是要加强引进的计划性,在全面分析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形势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对口、按需引入”的原则,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并严格落实。二是加强引进考核力度。从单位需求的实际出发,对引进的人才从政治思想、实际能力、工作经历、发展潜能等方面实施全方位考核,确保引进后用得上、留得下。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上、走得动。对优秀的人才要大力培养使用,对那些因专业不对口、梯次不合理造成发展受限的人员,及时调整交流到适合其发展的岗位。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

     

     

    创新人才培养要把握几个关系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包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高科技产业化、技术革新、创业与实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构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下面结合教学工作谈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把握好的几方面关系:

    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接受专业训练,具备相关专业、行业和职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这就是继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独立思考并提出新问题,发现已有知识、技术的不足并找到其新的应用,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这就是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以智育为中心以及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术沙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参与到创新的环境中来,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一些高校将这一做法归结为研究型学习或探究性学习。

    2.规范与创新的关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规范体现在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专业设置标准,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讲解,学科专业思维模式的训练和养成,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规范,学生素质要求等。创新体现在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大学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创新以规范为基础,规范又以创新为追求。没有规范,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规范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我们改革已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拓宽专业基础,强化大学生实践教学,将人才培养与生产活动结合,注重培养有特色、有特长、有天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共性是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规律,个性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相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一般标准,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要求、人才基本素质标准等。个性则体现为学生的主体性、不可替代性,如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特长等。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尊重教师的创新精神,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注重理性思维、逻辑思维、量化实验,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科学思维(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人文教育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拓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侧重于反思、体验、感悟等思维方法的培养,以期使学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追求善和美,提升精神道德水平。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专业教学中如何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历程与人文历史、科学思维与人文思想、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进行融合,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例如,现代工程涉及从研究到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方面,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要培养出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首先对我们的教师队伍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5.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指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语言、文化、哲学、历史、现代基础科学知识、道德规范的传授和训练,以及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教育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

    在目前情况下,需要注重大学生以下素质的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收集、筛选、综合、评价来自不同领域并以不同形式呈现的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勇于创业及独立工作的能力等。具体做法是,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目标,完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学科交叉,增加选修课比例,扩大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课的自由度等。

    6.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师生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其《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面向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教材编写来给学生传授“道”已远远不够了,教师作为知识化身、权威象征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教师的作用由“授业”向“授渔”转化、由“解惑”向“引惑”转化。在无惑时引惑,在有惑时一道探惑、释惑,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行动和实践。这既反映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也反映在教师的科研活动中。通过师生间教学互动、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可以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人生经验、科学思维方法、创新人格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更有目的、更自觉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敏感性。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的教师队伍,探索研究性教学体制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7.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这是高等教育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此,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这种关系包括:高校与企业间建立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实习实训、工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地方重点工程和企业技术改造的科技攻关项目;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等。   (作者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夏鲁惠)

     

     

    论科学发展观与人才培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是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导方针。因此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用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式培养一批全面协调、善于创新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发展归根结底都要着眼于人,着眼于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的、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最新表述,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对一切发展问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因而对人才培养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发展也更不例外。

    高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高校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培养人才,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这是和发展观问题紧密相连的。而人才发展观首先必须强调以人为本,这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土壤,又来自现代教育实践。以人为本,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二、高校要用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手段和方法来培养人才

    1、以学生为本是高校人才培养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而以学生为本则是高校人才培养观的本质和核心。其根本思想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知识,教师的介入是不可缺少的,但不等于在教与学过程中只以教师一方为中心,而是应该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使教学过程从单纯的“教”转变为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教师的作用是为了教会学生学和如何学。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问题上,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是理解的助产士,而不是传递知识的机器。学生则是领悟者,在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不是独立于主体的,而是与主体的经验、兴趣、信仰、爱好、个性、特长等因素紧密相连的。

    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兴趣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尽早从事类似科学家发现真理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掌握学习与发现的方法。

    2、以学生为本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一是教育心理学的客观要求。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在教育史尤其是在教育学研究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思维程序。“明了” 是专心地注意某种个别事物。“联想” 是将眼前的个别事物与,经验中另外的事物 原有观念联系起来考虑。而一旦将眼前的事物与先前的经验联系起来,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心中已经产生了某种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称之为“假设”。“ 系统”。是针对初步形成的新旧事物联系(假设)进一步检查,使新旧事物处于恰当的位置。“方法”是应用或练习,比如作业、即写作与改错。赫尔巴特认为“学生通过作业,自己写作与修改可以得到方法的思考练习”。

    赫尔巴特所揭示的实际上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客观规律。它要求我们用顺势引导的方式培养人才。理想的教学就在于引导学生在“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想像力,使学生主动自由地将已经注意到的某种个别事物同已有的观念联系起来考虑,探求新旧知识的逻辑,明确新旧知识在系统中的恰当位置,从而真正达到理解知识的真谛,并可以在相类似的环境中应用知识。

     二是时代的要求。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知识大爆炸。在各学科专业纵向发展的同时,不同学科之间出现了横向的交叉与融合,不断产生出新的交叉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知识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可见,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则是这种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而要实现这种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互动式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培养的人才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促进人才素质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人文和科学素养、智力和非智力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         

    1、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是人文和科学素养兼备交融的人才。全面协调发展要求重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科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认知。科学要解决“是什么”、有什么” 和“ 为什么”的问题;而人文则强调价值取向和对社会的教化。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就体现了邓小平提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科学中有人文,人文中有科学。这是与时俱进的新时代人才发展的客观要求。就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来说,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这两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搞人文社会科学的人应该努力吸收并掌握代表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文思想库;搞自然科学的人也必须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对于工科大学来讲我们着重要强调的是后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想特征是人文主义,人文教育占据主导地位。进入近代,随着科学教育在大学中的兴起和发展,导致了它和人文教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至现代,科学教育在整体上占据了主体地位。但我们的高等教育仍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的倾向。这种状况必须克服,一定要把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交融,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

    2、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是智力和非智力均衡发展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力因素,也需要较高的非智力因素,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在竞争面前,坚韧执着,绝处逢生,面对挫折的耐力和坚强意志都构成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

    人格培养是非智力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等教育不仅是“成才”的教育,更应该是做人”“的教育。近年来在大学生乃至一些高智商群体中极端案件时有发生,促使我们对如何成才与做人教育进行反思,高智商和低情商畸形组合导致的人格缺陷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学应该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领地。学校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更需要加强树立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加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学生未来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3、我们培养的必须是会科学地思维和掌握终身学习方法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人的素质的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进入以知识大爆炸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虽然基础性的知识技能对于个体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在一个强调创新、强调广泛适应能力的时代,书本知识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了。人的素质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科学思维的能力和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因此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而应当把重点放在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能、启迪他们科学地思维并学会学习上。(作者:西北工业大学 霍国元 曾志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