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晚7:30至9:30,外语学院语言与文化团队通过腾讯会议举行了第十七次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孙志婕老师主持,白洋老师和刘安老师分享了两人的阶段性阅读成果。
白洋老师首先分享了她阅读的《在线多元互动环境下不同水平三人组互动投入研究——以一项协作写作任务为例》一文,并梳理了文章结构,从研究背景、文献回顾、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不足及启示等六个方面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并且着重从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数据整理和分析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方法。白老师认为,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同伴互动是外语课堂的常见组织模式,其促学作用得到了实证研究的充分验证;学习者投入影响同伴互动质量及学习效果,并因此成为近年二语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WEB2.0技术的应用为协作写作开辟了新空间,但相关研究鲜有关注在线多元互动环境下小组互动中学习者投入情况,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可多关注于在线多元互动环境下基于协作任务的学习者投入情况。
刘安老师分享了最近阅读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在第一编“课程的基础”部分详细介绍了课程基础的定义、课程与心理学、课程与社会学、课程与哲学的联系,在第二编“课程编制的原理”部分详细介绍了课程编制的各个组成部分,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享。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刘老师认为,系统并详细地阅读课程和教学设计的相关书籍是撰写相关方向论文的基础,鼓励研究外语教学的老师们往此方向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最后,马永强副院长对两位老师的分享表示认同并提出相关建议。马院长首先鼓励老师们阅读更多的文献,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其次表示老师们应当抓住机会,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项目,从点滴做起,实现知识的转化和个人的学术成长。老师们表示,定期的交流会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共同讨论和学习的平台,它不仅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也为团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发,同时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