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新闻园地>>新闻快讯>>正文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通知公告 
 学生园地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选编(7)
    2009-04-07 00:00  

    兰州商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2009312

    —————————————————————————————

     

      

     

    ◆大学的新理念新要求………………………………………………………………………………(17

    ◆不断加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18

    ◆体制创新与高教改革………………………………………………………………………………(19

     

     

    大学的新理念新要求

     

    大学服务社会,是大学发展的新功能,也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新理念。那种以为“大学就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和纯粹的精神家园”的传统经验和观念,已经面临现实的挑战。现代大学不只是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单位,还将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要素的来源,是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和要素。

    大学功能的嬗变,赋予现代大学新的使命。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反过来,社会经济发展又不断对大学提出新的要求。社会将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人才的选择作出判断,高校人才输出的标准和路径也将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一所高校办得好不好,除了内在的教学和科研的衡量指标,还应包括对社会的服务程度和贡献程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大学服务社会的新机遇和新要求。今后20年,如果中国的中西部经济社会不能取得长足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与腾飞,仅仅靠中西部的自然物质资源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知识、技术和人才资源的强有力支撑。知识、技术和人才等资源的提供,有赖于教育特别是大学的发展。

    一所大学立足地方,不能为地方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怎么能成为中国和世界的一流呢?在西方发达国家,任何一所著名的高校,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本地发展的影响,体现在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他们培养人才,为当地提供直接的服务。假如地处“硅谷”的大学不首先为“硅谷”地区服务,不在“硅谷”进行创新教学和科研活动,就不会有世界上著名的“硅谷”。

    基于这些战略思考,近几年,武汉大学以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坚持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之路,已经建立了广泛而有效的校地合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融入到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通过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学校在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和地区、行业发展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关键技术的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家的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方面军,已经成为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大学科技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学校社会影响力、综合实力和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标尺。

    为了可持续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我们鼓励教师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积极寻找社会发展需要的课题和项目,使学术成果直接为社会服务;我们把科技园建设作为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努力将其建成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技术创新的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基地,极大提升了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各学科的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办高规格高水平的研究院,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我们还对大学生进行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鼓励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是大学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也是大学发展获得的新空间和新机遇,更是建设现代一流大学的唯一选择。(作者:武汉大学校长 顾海良 源:《人民日报》)

     

     

     

    不断加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

     

    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位置,科学定位,正确规划,突出优势,办出特色。这既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校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的比较优势和核心价值。每所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等形成办学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特色就是学校的个性和质量,特色就是学校的竞争力和生命线。高校办学特色具有以下特征:

    1.稳定性。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完善、创新的实践过程,是学校继承历史积淀的办学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选择的有机结合。办学特色是学校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和办学追求,能够在实现学校功能中稳定、持续、高效地发挥作用。

    2.优质性。办学特色应该是一种优于其他学校特别是同类学校且具有比较优势的教育资源,这种人有我优的优质风貌可以体现在办学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等不同方面,它既表现为办学的科学性,又表现为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用的重要性。这是办学特色的内在价值。

    3.独特性。独特性是指本校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具有人无我有、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教育资源,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品质和行为模式,其作用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上。

    4.指导性。办学特色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全局的指导作用,具有应用、推广价值以及示范作用和放大效应。

    5.认同性。办学特色的价值取决于学校在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中做出的被社会广泛认同的实际贡献。办学特色是学校市场价值与竞争优势的完美结合,它既需要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更需要社会的认同。认同性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最终评判标准。

    办学特色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一、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符合学校的目标定位,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

    二、必须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结合,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办学特色建设首先要抓住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办学理念具体表现为办学目标定位、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其次要抓学科建设,凸显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布局学科发展和引领学科发展,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学科发展,保持与发展优势学科,拓展和扶持新兴学科,加强和培育交叉学科,实现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相融合,逐步形成有本校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再次要强化队伍建设,培育特色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特色能否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必须确立教师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突出师资队伍的关键地位,始终坚持倾斜政策跟着重点人才走,重点人才跟着重点学科走,努力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和发展留人的良好氛围。完善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就业和创新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第四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形成管理特色。按照现代大学制度构架,通过科学的组织形式和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通过合理配置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以及及时的反馈纠错机制来充分激活管理要素,形成独特的教学目标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从而为办学特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第五要推进文化建设,塑造特色文化。校园文化就其本质是指导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就其内容来讲,则主要是指学校发展战略、制度安排与办学特色在师生员工的理念上的反映,它要求人们在价值观念上能够认同学校发展战略、制度安排与办学特色。因此高校应该将自己的办学特色当作一种文化来建设,并将其内化为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和行为规范。(来源:《光明日报》)

     

    体制创新与高教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了条件。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在高等教育体制转轨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必然要经历一个新体制的建设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更多方面的探索和试验。在过去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已经初步确定了新体制的目标模式和体制框架,而创新体制的基础是架构起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一、政府宏观管理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级管理以及条块结合的体制已经初步建立,面对新的形势,政府如何管理教育,涉及到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有待于继续探索和创新。

        政府管理的权利与责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只有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依法行政,依法办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才能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政府从直接的行政管理向间接的宏观管理转变,涉及责、权、利关系的调整,将引起政府管理手段和方式的革新。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用计划手段和行政审批方式直接管理教育事业,很难用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信息的方式实行宏观调控。这里既有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原因,也有利益分配的因素,涉及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的法律规范问题。法律既保证政府有力地行使其职能,又制约政府的行为,有利于政府职能的明确界定。其基本原则是:凡属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主要是规范市场运作,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凡属市场不起作用的领域,则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教育的不同部分也要区别其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等不同性质,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要调整和革新管理手段和方式,尽量减少行政审批手段,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战略规划、依法行政、政策指导、信息服务以及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政府是行政机构,高等学校是教学和学术机构,两者的活动内容与方式不同,因此政府管理高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与学术规律,进行宏观、间接管理。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表现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使政府从直接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进行宏观管理,保证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表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由政府制定和执行市场准入与市场运行准则,规范市场运作,发挥市场对教育的适度调节作用。政府适当应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管理,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优胜劣汰,效率优先,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一部分弱势群体造成的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不公平,要求政府在应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明确公共教育资源主要是政府教育经费的分配,首先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即在平等地保证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向效率高的优质教育部分重点倾斜,并且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另一方面应用经济杠杆调节教育供求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和社会的资助制度,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形式,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由于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水平、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的差距很大,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教育水准,让农民子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等学校,是中国政府教育宏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一个重大课题。

        二、市场适度调节

        市场在教育运行中的作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就是改变单一的政府行政计划主导教育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才培养的机制等方面的适度调节作用。所谓适度调节,一方面是指市场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运行发挥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这种调节作用必须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遵循教育规律的条件下实现。体制创新的重点是解决市场调节的领域与方式。就要素市场与教育运行的关系而言,劳动力市场、资金(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加直接,充分而恰当地运用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将会促进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就体制创新中的市场调节的重点而言,有以下几个领域:

        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渠道,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是深化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积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是积极有效的途径之一。截至2000年底,我国现有注册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有1200多所,但具有发放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仅有42所,在校生仅占高校在校生的2%,民办教育的投资大体上只占教育总经费的2%,还没有真正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体制。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上,市场准入的程度仍然过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举办民办高等学校、公办学校改制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使民办高等学校、或者以民办教育机制运作的高等学校,有十足的发展,从多方面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于高等教育。继续完善高校收费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对于就业前景好、回报率高的专业,应该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对于高质量的稀缺教育资源,可以更多地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此外,还可以探索金融资本的介入,试行低息长期贷款,由政府贴息,学校偿还本金,缓解现阶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投资的困难等等。总之,通过新体制建设与运作,使教育系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效地发挥市场调节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改革用人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是推进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带动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指令性计划的作用已经减弱,但是,与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以及医疗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没有到位,对高校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必然产生影响,也对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不利,因而日益成为影响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后,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高校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应在政府规划、拨款和信息等宏观指导和调控下,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发生作用。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根据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不断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结构,并且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技术市场的发展,对于高校的科学研究,尤其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高校科研中,基础性研究同市场之间井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大量应用性研究,从课题的选定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如果脱离市场的实际需要,其研究经费和条件、成果的实际效益都会受到制约,因此,高校在科研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上,应把学术原则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三、社会广泛参与

        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教育运行中的社会参与主要通过政府的计划安排实现的,缺乏社会参与的体制基础。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适度调节的教育体制,为社会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增加了现实的需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原先由政府承办的社会职能将逐步转向由社会中介机构承担,使社会参与的功能、形式、途径以及机制都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社会参与成了教育新体制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沟通和连接政府、市场、学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政府职能转变后的“第三部门”。在以往的教育体制中,政府承担了制定政策法规、组织执行实施、社会服务、信息反馈、监督评估等各种职能,其中相当大的精力用于审批学校建设计划、专业和课程设置、经费使用和设备添置、教师和职工的安置和调配、毕业生分配等等,大多属于学校微观运行部分。由于缺少必要的制度规范和社会中介,这种体制既限制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又影响了政府进行宏观管理。新体制必须改变政府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与管理方式,把由政府实施的一部分职能转变为由社会中介机构负责,如教育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经费拨款审议机构,学校设置审议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考试服务机构,留学中介机构,办学怦估机构等等。这些机构大多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以接受政府管理部门的委托,但不受政府管理部门意志的左右,独立地行使职能。

        市场调节过程中的社会中介。学校参与市场运作,自然会与市场运行的主体发生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其它各种关系,需要相关的社会机构作为中介,调节相互关系,例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劳动仲裁机构以及各种行业协会、金融代理机构等。这些机构有赢利性的,也有非赢利性的,大多是接受委托提供相关的服务,或者调节市场主体的各种关系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和操作发挥咨询和审计作用;律师事务所对教育运作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咨询或担任代理。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社会中介机构,就不可能建立起市场对教育的调节机制和教育对市场的应变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办学既要讲社会效益,同时还要提高经济效益,而学校运行中的投资效益、成本核算、效益考核等等就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介入;还有学校的某些方面可以按照产业方式运作,例如校办产业、后勤社会化等也需要有中介机构的参与。

        学校、政府、市场相互结合的各种“产学研”和“官产学”的组织形式。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正在衍生出若干新的组织或机构,在教学过程中有“合作教育”的形式,即学校与企业或其它生产、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在科研过程中,实行“产学研结合”,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优势,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密切联系企业实际,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实行“官产学结合”,即国际上所谓“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重螺旋结构”,形成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促进高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

        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只有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前提下,学校才能真正依法自主办学。在学校作为政府附属机构实行指令性行政管理的条件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不完整和不充分,也是很难付诸实施的,但是在政府转变职能之后,如果没有市场的规范运作和社会的参与制约,学校也很难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制约机制,真正实现学校的自主办学。因此,学校自主办学,能不能变为现实,将取决于学校内部的运行是否能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并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机制,这种机制需要一整套组织、制度以及运作系统与程序,这是学校自主办学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校内决策与校外参与。学校自主办学必然要求同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要求。学校的发展,只有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下,才有广阔的前景;学校的特色,只有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学校的质量与水平,也只有得到社会的检验和确认,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随着大学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机构,其生存与发展更是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更加需要校外的参与。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高等学校作为一种学术机构,它的主要活动领域是与学术相关的,因此要注意发挥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员在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校行政管理的任务也繁重复杂,需要一批熟悉教育规律和学校管理的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如何体现这样两种人员与两种权力的结合,是体制创新的重要课题。从组织系统的角度说,当前我国由专家组成学术机构,如学术委员会负责科研规划、课题招标、成果鉴定、职称评定等学术业务领域的决策与管理;而校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计划财务、后勤服务等行政管理。这样的组织分工大体上符合学校运行的需要,也发挥了两种人员的各自所长。而从未来知识社会的管理要求看,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都会向知识管理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要求在组织体制上尽可能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结合,另一方面,学校的领导与管理层的人员,需要有学术文化与管理文化这两种文化的背景。

        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在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门类越来越多的条件下,学校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管理层次相应增加,例如有的学校在学校与系之间增加了学部和学院,原先那种由校部直接决策与管理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了,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新体制是必然的选择。在学校内部的权责分配,应按照学校规模的大小、科类的多少以及校园的集中与分散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单科性的规模较小的学校(大多不设二级学院),学校的总体规划、计划财务、人事管理等由校部负责,系部主要负责教学科研的组织实施;而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学院应该成为教学、科研和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单位,包括人事、财务以及其他日常行政管理事务都可以由学院负责,校部则主要负责统筹规划、经费预算与分配、重大人事任免以及其他涉及全局性的对内对外重大事务。只有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充分发挥学校各个部分的活力;同时又把学校各个部分的活力整合为学校和谐运行的整体优势,才能实现学校内部与外部协调运作的自主办学,也才能使办学自主权真正成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作者: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谈松华  : 中国教育网)

     

    关闭窗口